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评(2022年5月16日-2022年5月31日)

[发布日期]:2022-06-08  [浏览次数]:

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评主要聚焦以下两方面内容:

一、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

全国政协17日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,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刘鹤指出,全球数字经济正呈现智能化、量子化、跨界融合、深度渗透、变革速度指数化等新特征。要努力适应数字经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,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提高基础研究水平,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。企业家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,要支持平台经济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研究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,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。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,统筹制定规划,健全法律法规,增加政府直接投入,提高全民族数字化素质,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。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,特别是着眼于人、着力于人,以开放促竞争,以竞争促创新。以下委员参与了讨论。

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认为,过去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驱动力的角色,但近两年增长有所放缓,其自身发展需要找到新动能。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,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;二是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,去变革那些阻碍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。

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认为,加快推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构建全链条、全流程数字化生态,增强产业链、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,还能为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注入新动能。其建议一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式,解决不愿转问题;二是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引领,解决不敢转问题;三是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安全监管体系,解决不想转问题;四是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,解决不会转问题。

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认为,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、规范发展、普惠共享的新阶段,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,逐步形成数据、金融、产业之间的正向循环,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。其建议一是以资本市场为参照,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框架;二是加强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,提升数据价值;三是完善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配套制度及治理体系,保障数字安全。

二、杨涛: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对策

近年来,非接触、不间断、高效率的数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、助小微、稳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,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同时也带来如“数字鸿沟”等一系列的新挑战。CFT50学术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教授在《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路与重点》一文中指出,发展数字普惠金融,需有效协调不同层面的战略目标,从需求与痛点出发,厘清改革重点与思路。对于不同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探索,文章还提出了以下四方面共性的对策重点。

第一,深入分析与定位数字普惠金融需求。为使各类服务对象都能够适度的、以合理价格、低门槛、便捷地享受普惠金融支持,需要系统梳理其金融需求的特点,例如,金融需求通常包括资金需求(长期、短期)、产融结合类需求(融资租赁、供应链金融)、风险管理需求(保险、担保等)、信用增级需求、支付类需求、财务管理类需求、专业信息类需求等。

第二,构建多层次的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体系。无论是政策性金融,还是政府补贴和引导的商业性金融,或者是新型的商业化模式,都离不开两方面的供给能力优化。一方面,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离不开数据能力与技术能力的提升,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核心技术的应用攻关,加大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攻关;同时,打破数据孤岛并明确数字保护原则,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普惠金融创新中的核心价值。有了新技术,还需要在落地的数字普惠金融场景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,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共赢;同时,还需充分考虑投入产出能力,在精细化的数字化管理中,把有限的普惠金融资源用到更需要的主体身上,激发其内在经济活力。

第三,全面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。所谓金融基础设施,从狭义角度看,是指参与机构(包括系统运行机构)之间用于清算、结算或记录支付、证券、衍生品或其他金融交易的多边系统。从广义角度看,征信体系、法律法规、监管与合规(消费者保护、反洗钱)、会计、信息综合统计、金融文化等,都构成重要的基础设施要素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时代的消费者保护需从供给与需求同时着力,一方面需加强准入与持续监管有效性,促使金融主体行为更理性,约束金融数字化营销宣传的违规行为;另一方面需推动“与时俱进”的金融消费者教育,帮助用户不断提升金融素养。

第四,积极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治理机制。从宏观层面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,要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,健全普惠金融的制度规则与基层治理,加快完善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,促进形成成本可负担、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。从微观层面看,一方面,可持续的普惠金融需要构建共享共赢的激励相容政策,增加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积极性、能动性与自主权,并且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。另一方面,还需要让普惠金融切实“负责任”,提升产品透明度,强化信息披露、产品登记、风险提示等,做到“卖者尽责”“买者自负”,从而避免“好心办坏事”。

半月评参考的动态消息及来源:

1.人民日报 | 让数字经济赋能美好生活

全国政协17日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。他强调,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欧洲杯网站_欧洲杯下注平台-官网推荐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,科学研判形势,增强发展信心,辩证看待和统筹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,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,使之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——金融科技研究

2.前沿观察 | 杨涛: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对策

近年来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,既有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多重内部压力,也有百年变局加速演进、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外部冲击。

——金融科技研究



上一条: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评(2022年6月1日-2022年6月15日) 下一条: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评(2022年5月1日-2022年5月15日)

关闭